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同心迎上合组织峰会,共话文明交流互鉴”(十)
2025-09-01 12:16  

中国与白俄罗斯文明交流互鉴人物小传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19548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艰辛,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普通民众的深刻理解。他先后毕业于莫吉廖夫国立师范学院和白俄罗斯农学院,受过历史学与经济学双重学历教育,这为他日后从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步入政坛前,卢卡申科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他先后担任过教师、集体农庄党委书记、国营农场场长等职。这段与土地和农业打交道的经历,使他深谙国情民情,也塑造了他务实重效的工作作风。1990年,他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议会)议员,开始在全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1994年,白俄罗斯通过新宪法,实行总统制。在首届总统选举中,时年40岁的卢卡申科以反贪斗士的形象异军突起,承诺打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重建经济秩序,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为首任总统。

在国内治理上,卢卡申科推行被称为白俄罗斯模式的发展道路。其特征是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保留大量苏联时期的社会福利体系,同时实施有限的市场经济改革。在他的领导下,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基本稳定。

卢卡申科是对华友好政策最坚定、最持续的推动者。自1995年首次访华以来,他多次来到中国,与历任中国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在他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白俄罗斯成为最早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主任 陈金鹏、文明交流互鉴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戴玥 共同撰稿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文明交流互鉴人物小传


“凿空西域”的张骞

张骞,西汉汉中郡城固人,是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旅行家,也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两次远赴西域的壮举,被史学家司马迁誉为“凿空西域”,其功绩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世界观,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领一支百余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的征程。使团刚进入河西走廊,就不幸遭遇匈奴骑兵,全员被俘。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为其娶妻成家,企图消磨其意志。然而,张骞“持汉节不失”,始终牢记自己身为汉使的职责与使命。在被软禁长达十年之后,他终于找到机会,带着随从堂邑父等人成功逃脱,继续西行,完成未竟的使命。他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大宛、康居等西域国家,最终在阿姆河流域找到了已经定居下来、安居乐业的大月氏。张骞在此停留一年多,详细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物产,获得了关于西域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在返回的路线上,张骞为避开匈奴势力,改走羌人地区,不料再次被匈奴俘获。又过了一年多,因匈奴内乱,他才得以带着匈奴妻子和堂邑父回归长安。至此,距离他出使之时,已过去了十三年之久,出发时的百余人队伍,仅剩他与堂邑父两人归来。这次出使,虽未达成预设的政治目标,但其意义远超预期。他带回了关于中亚乃至南亚、西亚的丰富地理、民族和经济知识,使汉朝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当地真实情况,极大开阔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以中郎将的身份再次奉命出使西域。他率领三百人的庞大使团,每人备两匹马,携带数以万计的牛羊和价值巨万的金帛货物,目的地是位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旨在劝说乌孙东归故地,“断匈奴右臂”。虽然乌孙因内部分歧未能立即与汉结盟,但张骞的到访受到了乌孙王的极高礼遇。他分别向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西域诸国派遣了副使,建立了广泛联系。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回长安。此后,他派往各国的副使也陆续带着当地使者归来。自此,汉朝与西域诸国开始了正式贸易往来,“丝绸之路”从此繁荣畅通。汉武帝因此拜张骞为大行令,位列九卿。可惜的是,就在他事业达到顶峰后不久,于次年便与世长辞。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明交流互鉴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戴玥撰稿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文明交流互鉴人物小传


黠戛斯首领失钵屈阿栈

失钵屈阿栈是公元7世纪时期黠戛斯部落的一位重要首领,他的名字承载着古代吉尔吉斯先民与中原王朝交往的一段珍贵历史。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主动选择与遥远的唐朝建立联系,从而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上架起了一座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据史料记载,失钵屈阿栈生活在唐朝贞观年间,当时的黠戛斯部落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广袤的土地上。作为一名富有远见的首领,他深刻认识到与强大繁荣的唐朝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公元648年,他不远万里,亲自率领使团长安朝贡。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勇气和智慧,更展现了他对部落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

在长安城,失钵屈阿栈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隆重接待。大唐皇帝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尊重,双方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在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中,唐太宗决定在黠戛斯之地设立坚昆都督府,并任命失钵屈阿栈为都督,这一任命标志着黠戛斯地区正式纳入唐朝的羁縻统治体系。

失钵屈阿栈的这次朝贡之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不仅为黠戛斯部落争取到了唐朝的认可和保护,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连接中亚与中原的稳定通道。这条通道促进了两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丝绸之路上多了一处重要的驿站。在他的影响下,黠戛斯与中原地区的往来日益频繁。

作为坚昆都督府的首任都督,失钵屈阿栈在位期间始终致力于维护唐朝与黠戛斯之间的良好关系。他积极推行唐朝的政令,同时又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引入黠戛斯地区,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治理为黠戛斯部落带来了较长时期的稳定与繁荣。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明交流互鉴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戴玥撰稿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文明交流互鉴人物小传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奠基者和掌舵人埃莫马利·拉赫蒙

埃莫马利·拉赫蒙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奠基者和掌舵人,一位从内战烽火中带领国家走向和平稳定,并深刻塑造现代塔吉克斯坦发展道路的政治家。他的生涯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其领导力与政治智慧不仅影响塔吉克斯坦,也深刻影响了该国与中国及其他邻国的关系。

拉赫蒙出生于195210月,塔吉克斯坦库洛布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早期生涯扎根于基层,曾在集体农庄工作,后来在渔业部门担任职务,并逐渐展现出其组织与管理才能。这段经历使他深切了解普通民众疾苦与期望,为他日后务实的内外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拉赫蒙当选为库洛布地区人民代表大会议员,并迅速成为世俗政治力量的领袖。同年11月,他当选为塔吉克斯坦最高苏维埃主席,成为国家元首,肩负起终结内战、重建国家的千钧重担。

在他的主导下,政府与联合反对派展开了漫长而艰巨的和平谈判。经过多年的斡旋与妥协,最终于1997627日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和平与民族和睦总协定》,标志着内战的正式结束。这一成就为他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国内威望,也为他此后长达数十年的执政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内战结束后,拉赫蒙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国家重建与经济发展,推行以稳定优先为核心的国家战略,一方面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力,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外部援助与合作,为经济注入活力。他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他领导下,塔吉克斯坦积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

拉赫蒙总统在外交上最卓越的贡献之一便是以巨大的政治魄力,推动并最终彻底解决了塔中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经过多年平等友好的协商,双方于2010年签署了《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奠定了永久和平与互信的边界基础。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中塔重大合作项目得以落地,这些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塔吉克斯坦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中国也由此成为塔最大投资来源国和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主任 陈金鹏、文明交流互鉴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戴玥 共同撰稿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文明交流互鉴人物小传


学者与使者陈诚

    陈诚(1365-1458年),字子鲁,号竹山,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西吉水。他自幼聪颖好学,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人生轨迹原本可能与无数官员一样,在案牍文书与地方治理中平稳度过。然而,时代的浪潮与明成祖朱棣经营西域的雄心,将他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永乐年间,陈诚先后五次奉命出使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其中三次抵达了帖木儿帝国的核心地带。他的旅程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他的足迹远至撒马尔罕、赫拉特(哈烈)等中亚名城,与各地的王公贵族、部落首领进行交涉,成功传递了明朝希望和平通好的意愿,重新编织起一张以明朝为中心的中亚朝贡贸易网络。

陈诚从西域返回后,与李暹合作编写了两部珍贵的著作——《西域行程记》与《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如同一份详尽的旅行日志,忠实记录了他的西行路线、道里远近与沿途见闻;《西域番国志》则更像一部内容丰富的民族志与地情百科,系统地描述了中亚十八个城邦和国家,包括撒马尔罕、哈烈、布哈拉等地的山川形势、风俗人情、物产气候、城镇建筑、宗教法律等。这两部著作填补了元明之际中原对中亚认知的长期空白,成为了解15世纪中亚社会历史与地理的重要汉文文献,《明史西域记》多处以此为蓝本。

陈诚晚年还乡,隐居著述。他的一生是学者与使者完美结合的一生。他以文人之笔,录世界之广;以使者之身,行睦邻之道。在波澜壮阔的明朝外交史上,陈诚的名字与他所记述的西域古城一样,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明交流互鉴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戴玥撰稿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0 | 管理员: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