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校“招培就”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设方案,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9月26日,历史文化学院在兴文楼C212召开2022级毕业生考研动员会。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精准动员,学院2022级本科生近120名有志考研同学参加动员会。历史学联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显达,教学副院长王玉亮,中国史系主任乔玉红,世界史系副主任刘宇方,文博系专业教师戴玥,教育学部学科历史专业教师李旭东,诸位辅导员、班主任以及2021级“考研上岸”优秀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为2022级同学送上“深造大礼包”。
榜样领航:优秀学长“现身说法”,把“上岸”路径讲透。会议开始,我院4名优秀毕业生代表,围绕“公共课如何稳80+”“专业课真题分层作答技巧”“怎样科学择校不踩坑”三个维度,分享可复制、可落地的备考方案,分别以个人经验建议同学们调整好备考心态,科学管理时间,重视专业真题、关心时势热点,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指导。
专业护航:各专业以“数据说话”,把“天师优势”讲清。来自中国史、世界史、文博、学科教学(历史)的四位富有考研指导经验教师依次登台,详细介绍了本专业特色、报考数据、学制及备考资源,用近三年“报录比、科研平台、奖助体系、升学去向”四张大数据图表,“一专业一策”的精准解读,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指导。
制度保障:学院提供“政策打包”,把“全程帮扶”讲暖。王玉亮副院长在总结中,引导学生明确考研报考定位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在学习和考试中应具备学科思维逻辑、立足唯物史观、联系重大国策等意识,调适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情绪管理。同时指出,学院开通“考研专用自习室+24小时云端答疑”双通道:一是提供考研专用自习室,确保学生潜心学习;二是将采取“专业教指委+专业导师+辅导员”三联动,与导师制相结合提供个性化指导,精准助力考研。
成效导向:把“深造率”变成“就业质量”新的增长极。近年来,历史文化学院坚持“以深造促就业、以就业检验培养”,将考研升学作为学生培养重点工作。今年学院将依托学校“招培就”一体化平台,继续打通“招生宣传—课程重构—科研训练—考研辅导—校友反哺”全链条,力争2026届本科深造率持续提升。
本次动员会气氛热烈、内容充实,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考研热情,增强了备考信心,展现了历史文化学院对于学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视。未来,历史文化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成长需求,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多种形式,为考研学子提供支持与服务,全力助力学子们实现深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