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阎书钦
2020-09-13 17:46  

           


 

 

个人简介

阎书钦,19675月生,河北省南宫市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849月至19916月在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6月至20067月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20029月至20067月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7月调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副教授。201110月,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民国思想与学术史、华北革命根据地史。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月第1版,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度优秀图书,2013322日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范式的引介与学科的创建: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话语中的科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月第1版。

3.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等舆论界的苏联观研究》,学苑出版社20258月第1版。

二、主要参编书籍

1.《中国抗战与民族振兴》(论文集),副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9月第1版。

2.《河北省志》第91卷《人物志》下册(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11月第1版。

3.中央档案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文献资料),参加编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5月第1版。

4.中央档案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晋察冀解放区历史文献选编》(文献资料),参加编辑,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3月第1版。

三、主要论文

1.“外资外贸与中国工业化——抗战后期国统区知识界关于战后建设问题的讨论,《近代史研究》2008-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11转载

2.“民国时期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双重路径,《史学理论研究》2020-1,《新华文摘》2020-12全文转载

3.“论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工委时期的历史功绩,《中共党史研究》1998-6

4.“‘新兴社会科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共党史研究》2015-4

5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思想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9-1

6.“论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特点及其对新中国政权体制的探索,《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56

7华北建政:为中央人民政府肇基(与张卫波合撰),《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第753期)》2014-9-29

8近十年来国内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3-5

9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学者从政潮流与《新经济》半月刊的创办,《清华大学学报》2007-4

10移植与融会:民国时期社会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美国学术渊源,《清华大学学报》2013-2

11范式的引介与学科的创建:民国时期社区研究理论的美国学术渊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5

12民国学界对美国社会学理论的选择与融会:对民国时期社会学中国化一个侧面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学刊》第10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月第1版)

13.“中苏文化协会与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统区苏联形象的构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学刊》第2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0月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0-4转载

14吴景超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研究趋向,《世纪清华:学人、学术与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月第1版),《把中国问题放在心中:吴景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吕文浩、严飞、周忱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233月第1版)转载

15话语与理念的离合: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范式的多重歧异,《河北学刊》2014-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4-1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1转载

16.“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南京大学学报》2009-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0-2转载

17.“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流变,《河北学刊》2005-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2转载

18.“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河北学刊》2008-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5、《新华文摘》2008-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6转载

19.“武人与政治:吴佩孚驻湘期间的社会映像,《社会科学辑刊》2015-2

20.“亦学亦政:民国时期关于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论争——兼论民国政治学的学术谱系,《武汉大学学报》2016-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7-1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3转载

21.“1930年代统制经济思潮中的苏联计划经济形象,《河北学刊》2019-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9-6转载

22.“辛亥革命时期李大钊立宪派思想论析,《李大钊研究》1997- 67,《李大钊研究论文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9910月第1版)、《李大钊研究在河北(19822019)》(裴赞芬、张静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3月第1版)转载

23.“护国运动领导权问题之我见,《河北学刊》1993-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4-3转载

24.“论西安事变期间中共对张、扬的支持与保护政策,青岛大学《东方论坛》1998-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6转载

25.“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政权建设,入选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等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收入《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3月第1版)

26.“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范例——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整体结构的现代化变革,《河北师院学报》1997-4

27.“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丧失领导权的内部动因,《河北学刊》1997-6

28.“是支持与保护,还是出卖与抛弃——驳关于西安事变的某些错误观点,《甘肃社会科学》1998-2

29.“抗战时期国统区关于国、民营经济的论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0.“1930年代国统区报刊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评介,《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2

31.“从推崇到反思——抗战时期国统区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知,《一九四0年代的中国(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月第1版)

32.“评日本的战后决议案’”,《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新华出版社19969月第1版)

33.“现代化理论研究与中国近代思想史——兼谈虞和平老师对我的学术提携,《新范式和新史学——虞和平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大象出版社201711月第1版)

34.“吴景超对美苏的观察及其中国工业化设想”,《博览群书》2023-6

35.“深化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评介”,《古今农业》2023-4

36. 1930年代中国报刊舆论关于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讨论——以《大公报》等报刊为着眼点的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1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月第1版)。

37.“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在1930年代中国的舆论传播效应”,《河北学刊》2024-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4-5、《新华文摘》2024-10、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2转载

38.“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舆论映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学刊》第3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8月第1版)

39.“苏联现实主义文艺在1930年代中国的舆论影响——以《大公报》天津版和上海版为中心的考察”,《汉语言文学研究》2025-3

40.河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河北学刊》1995-6

41.“刘少奇与新中国政权体制的确立,《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2月第1版)

42.“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始末,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党史博采》1999-8

43.“刘少奇在土改运动中的历史作用评析,中共河北省委主办《探索与求是》1999年增刊

44.“华北人民政府与新中国政权建设,《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45.“建国前夕刘少奇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46.“《邓选》第三卷的四个重要理论原则,《河北日报知与行(第635期)》1994-3-16

47.“五四运动的历史启示”,《河北政法报》1999-5-4

48.“宗教的迷雾与现实的斗争”,《石家庄日报》2000-7-15


获奖情况

1.《抗战时期国统区知识界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获清华大学2006年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2.《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度优秀图书,2013322日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科研项目

12007年度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化、工业化、经济体制的论争。已结项。

22009年度天津市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已结项。

3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国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已结项。

4.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舆论界苏联观研究。已结项。

5.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建设百年史研究(1921-2021)》子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党伦理建设(1921-1949)》。在研。


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4-4”民国思想史民国思想史文献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史料、理论与方法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0 | 管理员: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