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1966年生,山西省万荣人,先后在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现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5部,参编著作3部,在《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文化史、留学史、天津地方史
科研情况
一、主要著述:
1.《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
2.《中国留学通史(新中国卷)》(第1作者),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3.《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天津城市书院史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
5.《弘一法师的前世今生》,东方出版社2009年。
6.《李叔同》,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主要论文
1.《评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山西高等工科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889年2期。
2.《清末的白话文报刊》,《南开史学》1992年1期。
3.《二十世纪初年的资产阶级文艺革命》,《辛亥思潮与社会》,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又见《辛亥革命新论》(论文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
4.《青年黄兴的军人品格与尚武精神》(第2作者),《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2期;又见《黄兴研究文集》,《近代史研究》增刊。
5.《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5期。
6.《近代国人对〈海国图志〉的认识与评价》,《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论文集),湖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
7.《评黄兴武装反清的战略与策略》(第2作者),《南开学报》1996年2期。
8.《资产阶级反清武装起义战略及其演变》,《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3期。
9.《同治时期的觐礼之争与晚清外交近代化》,《历史教学》1999年7期。
10.《丁韪良与<万国公法>》,《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5期。
11.《晚清国际法输入述论》,《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6期;《新华文摘》2000年3期全文转载。
1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知识界的国际法观念》,《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4期摘发,《光明日报》2000年6月9日“新论辑要”摘编论点。
13.《郑观应对国际法的认识》,《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6期。
14.《世纪之交中国知识界的国际观念》,《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阿拉巴玛号案与晚清国人的国际法印象》,《天津师大学报》2002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年2期。
16.《排外与国际法:清末革命派的认识》,载《近代中国维新与革命的历史轨迹》(论文集),凌天出版社2002年。
17.《均势观与洋务时期的对外理念》,《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4期。
18.《晚清国人世局观的演变》,《天津师大学报》2003年5期;《光明日报》2003年11月27日摘编论点。
19.《民间文化资源与清末社会启蒙》,《天津师大学报》2004年6期。
20.《清季留日费用述略》,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清末的种族改良观念》,《天津师大学报》2005年6期。
22.《清季课吏馆述论》,《天津师大学报》2007年3期。
23.《晚清知识界的弭兵说》,《天津师大学报》2008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8年2期摘编论点。
24.《洋务时期中国人对世界局势的认识》,《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25.《清季科举变动的知识效应》,《晋阳学刊》2008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2期全文转载。
26.《天然之理与人事之宜——清季新学的一个侧面》,《天津师大学报》2009年6期。
27.《由公理到天演:世纪之交的话语转换》,载《转型中的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8.《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金雅妹——〈纽约时报〉有关金雅妹的报道》,《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9.《欧美和平运动与近代中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0.《文野新界:义和团与清末知识界的文明话语》,《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
31.《明清以来小城镇的历史变迁:以天津地区为例》(第1作者),《经济社会史评论》第7辑,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
32.《1902-1911年天津地区自杀事件的分析——以<大公报>的报道为资料》,《华北区域历史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33.《民国成立前后黄兴的民族观念》,《伟人黄兴》(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34.《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武昌起义后<大公报>之舆论》,《辛亥革命与袁世凯》(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35.《知识史视角下的国际法传播:清季科举考试中的公法试题》,《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2辑。
36.《清季知识界的种族话语》,《严复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
37.《海牙和会在中国的反响》,《天津师大学报》2015年第3期。
38.《论近代天津留学归国人群》,《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39.《洋务时期天津的新知识群体》,《天津师大学报》2016年第1期。
40.《留学生与当代中国的知识引进》,《中国留学报国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
41.《天下主义与民族国家:晚清国际法诠释的两个思想路径》,《天津师大学报》2016年第6期。
42.《晚清天津城市书院述论》,《城市史研究》第36辑,2017年。
43.Chinese Intellectuals’Discours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Morality and Responsibity of Rulers: European and Chinese Origins of a Rule of Law as Justice for World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44.《北学海堂考》,《天津师大学报》2018年第4期。
45.《李慈铭与晚清的天津书院教育——基于<越缦堂日记>的考察》,《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2期。
46.《1902——1911年天津县女性自杀情况考察》,《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年第3期。
47.《孙中山的中国文明观》(第1作者),《天津师大学报》2019年第1期。
48.《洋务时期天津的西书流通》,《天津师大学报》2020年第3期。
49.《消费的现代性:20世纪初年的西式餐饮与都市生活》(第1作者),《城市史研究》第4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50.《清季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以国内报刊为主的考察》,《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年。
51.《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中西文明十九讲》,商务印书馆2022年。
三、获奖情况
1. 《晚清国际法输入述论》获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
2. 《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获第20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2005年);第17届山西省优秀图书和音像电子出版物政府奖一等奖(2006年)。
主要课程
承担本科、研究生多门专业基础课及选修课的讲授,如《中国通史》、《中国近代文化史》、《近代社会史专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