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00后讲解员带文物“出道”!求是学社:让文物“活”起来,青春“燃”起来!
2025-05-05 16:07  

求是学社成立30年来立足于志愿服务,以实践为目标,与天津博物馆等十四家场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恰逢五四青年节,求是学社的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名,赴志愿之约,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他们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他们在这广阔舞台上,用汗水浇灌希望,用青春书写华章,用无私奉献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求是学社始终以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每年培养300余名青年志愿讲解员,足迹遍布校内外14家场馆,累计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一代代求是青年以话筒为炬,以知识为光,在文物与观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用专业与热忱诠释志愿服务的真谛。他们以青春之名,践行五四精神;以讲解为媒,展现时代担当,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在奋发有为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求是学社的两位青年志愿者——张景源与徐冉,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接受了津云的采访。他们以专业与热忱在天津博物馆的志愿岗位上书写青春华章,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曾经内向腼腆的张景源,因《国家宝藏》与文物结下不解之缘,毅然选择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23年,他通过求是社团加入天津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从背诵3万字讲解稿时的紧张,到如今在瓷器展厅自如地与游客互动,抛出“最早的青花诞生于何时”等趣味问题,用生动的讲解让文物“开口说话”。他说:“我想让观众看到,文物不是冰冷的标本,而是承载历史故事的鲜活存在。”志愿讲解不仅让他克服性格短板,更在观众的掌声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同为求是社团成员的徐冉,是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她扎根“天津人文的由来”展馆,将旧石器时代至清朝的历史编织成故事,深受观众喜爱。在五一假期的志愿服务中,她单日服务超327人次,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专业回应问询。一次,她主动为拄拐老人推轮椅陪同观展,老人在留言簿写下“感谢你的陪伴——致徐冉同学”,这份温暖的肯定成为她前行的动力。当听到小女孩因她的讲解萌生学历史的愿望时,徐冉仿佛看到了当年因博物馆讲解而坚定专业选择的自己,更坚定了传播历史文化的信念。


恰逢五四青年节,张景源与徐冉用行动证明:青年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学习者,更是传播者与践行者。他们以热爱为底色,以奉献为画笔,在文博志愿的舞台上,勾勒出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未来,求是青年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青春力量唱响青春之歌,怀青春之志,逐未来之梦。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看我们,风华正少年!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0 | 管理员: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