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博物馆发布消息,特别为全市青少年准备了丰富的暑期文化活动——“天博公开课”,邀请共赴这场精彩的历史之约,触摸文化的温度。
作为天津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公开课力求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传承中华文明的“第二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是一座可以“穿越”的时光乐园:展厅里的“明星文物”化身会说话的“导游”,天博志愿者团队的教师们用青少年最熟悉的语言,把课本里的年代、人名、事件,翻译成一场场可以触摸、可以扮演、可以提问的“真人版历史副本”。“天博公开课”想让孩子们记住的是——历史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此刻正在发生的、可以续写的未来。这个暑假,博物馆将变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学堂,把每一次呼吸都变成与千年文明的对视。
听课指南
课程表定期更新在【天津博物馆TJM】公众号,请提前10分钟于一楼前台处集合,一同跟随专业指引,穿越历史迷雾,在文物与史料交织的世界里,学会以客观、严谨之姿,触碰那些尘封已久却熠熠生辉的历史过往,赶紧带上笔记本来赴一场文物与成长的约会吧!
课程安排
1.8月6日 10:00
胡航鑫(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中学高中历史老师)《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与中国近代史之间的关系——以天津近代城市发展为例》
2.8月7日 10:00
胡航鑫(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中学高中历史老师)《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以天津古代史的发展历程为例》
3.8月12日 10:00
赵青璇(天津市第二耀华中学初中历史老师)《从<时局图>及<九国租界分布图>看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8月15日 10:00
赵子钦(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中历史老师) 《“锁国”还是“自守”——从“苏麻离青”“珐琅”看明清海禁政策的嬗变》
5.8月23日 10:00
李煜(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初中历史老师)《从袁世凯的“北洋时代”看天津的城市现代化》(ps.此为公益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我们欣喜的发现,课程主讲教师均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校友!他(她)们是:

胡航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9届校友,历史学学士。2020年任教于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中学,二级教师,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及年级组长工作。曾在2023年静海区中小学“故事思政”微课大赛中荣获中学组“课程思政”一等奖;在2023年天津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入选区级优秀课程资源;在2024年静海区中小学青年班主任论坛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在静海区教育学会首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中荣获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得2023年天津市教育学会第十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论文评选区级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得2024年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区级一等奖;2025年荣获静海区“我身边的好老师”称号;策划并参与了天津博物馆“天博历史课”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赵青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020届校友,历史学学士。2021年任教于第二耀华中学,二级教师,担任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在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历史学科说教材、说课标交流研讨活动中,代表学校历史学科组进行课标分享;获天津市基础教育2023年“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区级三等奖;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历史学科思政项目展示活动中,做《七七事变》区级教学交流研讨课;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学段创新作业案例征集活动中获校级评比一等奖;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跨学科说课大赛”一等奖;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理想课堂”之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小学“小讲解员”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获2025年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区县级三等奖。

赵子钦,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0届本科生校友、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2022届硕士研究生校友,师从何睦教授。2022年入职天津市新华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多篇论文在天津市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校委员会论文评选获奖,参与多次区级公开课或主题发言,所作课例获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优秀教学实践成果,所带班级获区级优秀班集体称号。

李煜,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届本科生校友、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13届硕士研究生校友,师从李学智教授。现任教于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历史学科中学一级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学生信赖、家长爱戴”教师。高中课程《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获得天津市中小学第十届“双优课”评选(历史学科)二等奖。义务教育课程《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被评为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市级精品课、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市级课程思政基地项目专项精品课。参与天津市第八届基础教育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执笔人),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
四位基础教育一线校友学有所成、不忘初心,秉持“勤奋严谨 自树树人”校训精神,放弃暑假休息,投身社会服务,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是天津师大人绵延天津基础教育文脉、致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我们为他(她)们的奋斗与实践点赞!
学长学姐们用创新的方式让历史从课本“走”出来,化作可触摸的文化温度,他们以史育人的坚守与成果,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榜样,更让我们读懂了“自树树人”的校训分量。
学生感言
看到学长学姐们把课堂里的历史讲成会“说话”的时光故事,用课本外的创新实践让文物“活”起来,既在讲台收获了无数教学奖项的肯定,又带着专业温度把博物馆变成青少年的历史乐园,这份在基础教育一线深耕不辍、用热爱传承文明的坚持,真的让我们感受到“勤奋严谨 自树树人”校训在育人路上的生动模样!
欢迎大家去“天博公开课”,听师大校友开讲!
延伸阅读:号外号外!“天博公开课”开课啦!
鸣谢:天津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洪德全老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秦浩老师、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耿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