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历史文化学院研究会召开了“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主题座谈会,就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进行学习讨论。
本次座谈会共有五位同学做了主题发言,就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201班的李熙杰同学就习近平文化思想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百年来中国的举世成功,命脉在于“文化激活”,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洪流,洗涤冲刷了让中国民众昏昏欲睡、让中华文化黯然失色的“历史尘土”,激活了古老中华文化的根本内核,让具有“创”、“统”、“容”、“和”等优秀特质和独特优势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文化力量,以合乎中国人心、合乎时代潮流的方式,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结出繁花硕果。李熙杰同学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具体表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展望,“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强调了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神圣性和现实性。

2202班的朱虞溪同学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畅谈了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对于党的奋斗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朱虞溪同学表示,今天的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只凭着轻松与言语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准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达到胜利彼岸。

2102班的田英杰同学着眼于新旧时代中国的乡村建设的联系,对比了100年前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重庆北碚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和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谈及了农村发展应当关注的各个方面,田英杰同学认为,在国家高度关注乡村建设的时期,发展乡村的工业、农业甚至是金融业,发展以村集体为产权的村办企业,每个村民都是企业的股东,年年分红。村集体有了钱,也会继续发展村子的房屋,道路,水电等基础建设,也会发展村中的福利待遇,在村子里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村集体发展的福利,村民也就更愿意留在村里,村子人多了,发展也就更快了。

2303班的秦绪莎同学结合具体实际,讲述了河南省焦作市、四川省悬崖村进行乡村建设的策略和效果,以小见大,强调了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开辟乡村发展新路的意义和重要性。秦绪莎同学强调,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接续奋斗,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的奋斗中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这些措施能够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一份保障,共同富裕的目标得以实现。

2305班的李誉容同学谈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妇女的关系,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李誉容同学认为,在推进妇女事业长远发展中,妇女权益保障是始终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其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总结经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不断丰富妇女权益保障内容,有效提升了妇女权益保障水平。

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我们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我们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学思贯通、知行合一,以“强国有我”的精神努力学习,将个人的成长之路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紧密结合,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