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天津发展指引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这在天津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历史文化学院、欧洲文明研究院于2024年3月14日在劝C302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师生座谈会。历史学联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显达老师,团委书记白卓让老师,团委副书记田宇老师、王楠老师,辅导员李妍老师、季昊钰老师以及院青马班、研究会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徐显达老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农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给基层干部群众送去了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我们备受鼓舞,深受激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一是要高度重视,认认真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要结合专业实际、个人实际深学深用,学好专业技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发掘上下功夫;三是要发挥作用,以点带面,在今后的班级活动、团日活动、社团活动中组织更多的同学学习践行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记‘四个善作善成’,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天津行有3个关键词,”白卓让老师说:“首先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走村入户看望受灾群众,体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牵挂;其次是‘文化’,我们作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子,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天津这座城市的特色和韵味;最后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天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这是发展的发展方向,也是津门学子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方向,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展现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之后,田宇老师、王楠老师、李妍老师、季昊钰老师相继发言。老师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对天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四个善做善成,赋予天津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老师们还鼓励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利用史院学子的专业优势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文化自信注入青春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学生代表朱虞溪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天津行提出了四个善作善成的殷切嘱托,这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高度,对新征程上天津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牢记嘱托,敢为人先、勇担使命、实干奋进,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局面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与会学生踊跃发言,同学们分别以新时代新农村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后深有感触,要深刻领悟核心要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做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两院学子珍惜时光,站在春暖花开的新起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矢志奋斗,笃行不辍,用青春奋进的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