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红色领航”党史教育专题讲座——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全面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4-05-19 21:4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导,历史文化学院于5月16日,开展了以“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全面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党史教育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我校关工委副主任李逸津教授。历史文化学院第69期积极分子及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讲座特邀天津师范大学关工委副主任李逸津教授。李逸津老师自1973年起至2011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曾于1988-1989年、1999-2000年两度受国家公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国立赫尔岑师范学院(现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退休后任天津市关工委、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学基地”理论宣讲团成员,天津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老教授协会天津师大工作部主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圣彼得堡分会会员。

72B8C

首先,李逸津老师针对历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异同,点明了思想理论对我院学子的重要性,以此引出讲座主题,并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其次,李逸津老师对“文化建设是古往今来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基本国策”进行展开,援引“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等名言名句,阐释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方面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并沿着新中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的治国理念,提炼了其中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

接着,李逸津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历史经验”,举例了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十月革命初期的政治宣传画、十月革命初期的革命文艺等,为我们带来了鲜活多彩的历史映像,让我们深刻了解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必须进行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最后,李逸津老师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文化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理论结晶”展开论述,并点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分四条进行鞭辟入里地展开:一、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提出“两个结合”作为文化建设的方法。四、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李逸津老师带领史院学子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相信通过本次学习,史院学子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和理解,盼望史院学子一声一行皆能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0 | 管理员:杨彤